萬聖節禁忌 南瓜燈籠不可亂用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16/10/28 16:56

最後更新: 2016/10/28 16:56

分享:

分享:

10 月 31 日萬聖節俗稱「西方鬼節」,向來沒有中國鬼節的恐怖感,反而是派對狂歡的日子。別以為洋人玩意可以掉以輕心,夜晚晚扮到鬼五馬六,原來都有若干宜忌,大家出去玩更注意,免樂極生悲。

西方小孩過萬聖節,流行玩派糖搗蛋(Trick-or-treat),香港不興這套,但不少酒吧、會所及舞蹈社均會在萬聖節舉行化粧及跳舞派對,以扮中西方猛鬼icon為指標,近年愈趨熱鬧,在旺區街頭隨時「撞鬼」。

扮鬼之餘,以下規則要緊記:

1. 避亂用南瓜

萬聖節常用南瓜做象徵,這源自愛爾蘭傳說,守財奴 Jack 死後被靈界懲罰提著燈籠在人間留連,被稱作「Jack-o'-lantern」,愛爾蘭小孩最初用淘空了的蘿蔔插著蠟燭來仿效,後來發現用南爪更有效果,漸漸成為傳統。

有指將這些萬聖節物品放在家會不吉利,當然屬迷信,但如要用真南瓜做裝飾,就要注意衛生問題了。

南瓜是萬聖節象徵。

【延伸閱讀】南瓜的神奇功效 減肥兼護眼

2. 避矇查查

舊時人們扮鬼,只用白布剪兩個眼洞(eyeholes)戴在頭上便成,所以很注重眼洞是否夠大,方便睇路。現在萬聖節面具五花八門,能視度應是選擇的首要條件,否則晚上在街跟人發生碰撞,或行錯地方,就易生意外。

萬聖節面具五花八門,但記得要選透氣好及能視度高的產品。

3. 避危險物品

萬聖節造型多籮籮,但切忌用利器或攻擊性物件,容易弄傷人,隨時被警察截查就掃興。同樣,對化粧品易敏感者,亦要慎用化鬼粧的產品。

扮鬼嚇人,都要小心安全。(經濟日報圖片)

【延伸閱讀】傳說的酒店禁忌 點解識揀一定唔住尾房?

4. 避飲酒太多

去派對飲酒是常識,有迷信者認為醉眼昏花,精神不足,加上奇裝異服,容易招惹靈體,其實半夜三更飲醉易生意外亦是常理,未必人人像梁齊昕酒後鬧事會變頭條,但當街失儀亦有礙觀瞻。同樣,孕婦、身體不適者,最好不要出街玩。

酒量淺者要注意,酒後失儀就無謂。(網上圖片)

5. 避僻靜地方

又有迷信者指,扮鬼樣前往僻靜地方如海灘、水塘、郊外以至墳場,都屬撞邪高危,事實上,就算不是萬聖節,夜蘭人靜去偏僻地方,至少增加被賊人盯中的機會。

玩時玩,切忌去避靜地,最好揀人多熱鬧地方。(經濟日報圖片)

6.  點解要派糖?

萬聖節原名來自「All Hallows' Eve」,跟天主教 11 月 1 日的諸聖節有關。古時愛爾蘭人相信於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1 日亡靈會返回人世,故有穿上奇裝異服作辟邪之意。

在歐洲,則有向亡者布施糖果的習慣 ,收糖人要為亡者祈禱,後來成為外國小孩們上門索取萬聖節糖果的習慣,因此這節日由莊嚴肅穆,漸漸增加了玩樂氣氛。所以狂歡之餘,也要尊重習俗。

【其他熱話】舒淇都參拜!台北最強姻緣廟

【其他熱話】迷你新盤蚊型廁所 浴室不設企缸點沖涼?

【其他熱話】拆解糖衣真相 果汁軟糖是動物屍骸骨?

撰文 : 司徒家傑 TOPick記者